欢迎光临西安广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服务热线
029-85920319
029-85533652
当前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景区资讯

清明踏青,来广新园民族村体验原生态的美!

发布日期:(2019-4-2)   点击次数:1487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人类在一年一度中对祖先和生命的追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1703291516104993592.3.jpg


来广新园民族村旅游吧!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正是大家踏青寻春的好时节。云南省临沧市佤族演员进驻广新园民族村景区演出,佤族是一个淳朴,热情、奔放的民族,佤族文化形态齐全,特点鲜明,千百年来佤族人民在佤山这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粗狂、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瓦山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血性,由于佤族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俗丰富、民间艺术多彩,其中木鼓舞、甩发舞、火舞、竹竿舞、圆圈舞等都展示了佤族文化的底蕴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认为黑色是勤劳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摸你黑”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坚持永久。

       圆圈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集体舞,人们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圆圈,边歌边舞边转边跳。动作很简单,不分男女老幼,彼此手拉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边歌边舞。歌的节奏一都比较慢,它确定舞步的节奏。

“耗秧舞”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  灾时所唱的颂歌   歌又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杂技戏曲等技艺和形式有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耗秧”在全国个地已广泛流传。

在佤族人眼里,火是他们的一个图腾,佤族人视火如命,把火视为祖先只看见他们手里拿着火把,嘴里含着特制的燃油,随着主持人的口令,将油喷像火把,刹那间,火势随着燃油,窜起几米火柱,连喷几次火柱忽远忽近,忽高忽低。


11.jpg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的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竹竿舞体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


     甩发舞-用佤语叫“稿西尾嘿”流传于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头发甩甩,大步走开”感觉很潇洒,很爽朗。大山深处的姑娘们围起圈,排成排,手拉手,甩动双臂,踩起脚,唱起歌。俯仰开阖,甩首顿足之间,以刚健快捷的脚步为拍,让秀发如云飘散起舞。“甩发舞”充分展示了佤族姑娘热情,粗狂淳朴的性格,甩发舞还具有健身美容的作用,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甩发动作为驱身前甩后甩,旋甩,所做的头部运动和颈椎健身操很像,所以爱美的朋友快把头发甩起来吧!

葫芦丝 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的书法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树叶吹奏  树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乐器,深受佤族人民的喜爱,利用叶面光滑具有韧性的椭圆树叶,通过各种吹奏技巧而发出清脆,明亮的乐音,就像是多才多艺的山歌手在欢乐的唱歌,树叶虽小音色优美,音乐动人,独具风采。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对于敬爱之人或是贵客的一种敬意表达,也是他们热情豪迈的象征。就像蒙古族人常说的那句话“洁白的哈达,送给远方来的客人”



广新园民族村已燃起篝火,歌声笛声已经响起,阿佤山的姑娘小伙以载歌载舞的方式唱起来,跳起来,更多的精彩节目欢迎您亲临广新园民族村,在这里您会感受到这来自滇西边陲的阿佤山独具特色的文化和阿佤小伙姑娘的淳朴热情和粗犷。

景区地址:长安区沣峪沟18公里处广新园民族村

景区电话:029-85920319

西安办事处电话:029-85533652

微信图片_20190401170420.jpg


上一篇:走进儿童乐园,感受不一样的童年 下一篇:公告‖原生态少数民族歌舞演出隆重启幕